人大选举制度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13动态浏览次数:558

宪法日的脚步尚未远离,世界人权日即将到来,129日正是世界反腐败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卓明博士为我校学生做了“中国人大选举制度——规范、历史与逻辑”的专题讲座。张卓明通过对我国选举法规范及其历史演进的分析,并结合辽宁贿选案等现实案例,为同学们揭示了人大选举制度背后的逻辑。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大代表直选的发展历程,针对直选,张卓明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分别是投票与当选规则、候选人的介绍和秘密投票规则。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张卓明认为,我国人大选举制度以参与、平等和秩序为价值核心,相较于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我们更强调发挥遴选的功能,是一种旨在选“好人”的相对高调的选举类型,蕴含着对人性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人大代表间接选举的一些问题。他从衡阳贿选案和辽宁贿选案出发,为同学们梳理了人大选举中的权力结构及其规范基础,并揭示和探讨了人大选举制度,尤其是间接选举制度中代表结构、代表职权、相关法律规定的模糊空白之处,以及对选举腐败的查处与救济等问题。

最后,张卓明对整个讲座作了总结,他认为我国人大选举制度更重视选举的实体性结果,而不是选举的问责、控权等程序性功能。这种选举制度更多体现了组织领导下的有序参与、遴选功能的有效发挥、追求平等、秩序价值等特征。他认为,若想发展和完善我国人大选举制度,只有了解其历史演进与规范状况,并洞悉其逻辑和初心,方有可能。这是其报告的初衷。

随后,郭曰君对张卓明的报告做了点评,郭曰君认为张卓明的演讲具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其二,深得乃师林来梵规范宪法学真谛,条分缕析,逻辑严谨,内容丰富,从法律规范及其历史演进到实践,从而揭示出我国人大选举制度的内在逻辑,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和自己均受益匪浅。

之后,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与前段时间亲身经历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与张卓明进行了交流,提出了选举组织机构如何设置才能实现公平、我国是否能够推行竞选与遴选相结合的选举制度等问题。张卓明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他认为,我国人大选举制度在介绍候选人的方式上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并同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息息相关。张卓明认为,随着市民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参政和知情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大选举制度在未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选举权是每个成年公民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其实现程度依赖于选举制度的完善状况。张卓明的讲座让同学们透彻理解了我国人大选举制度,透过制度的表面,看到了其基本精神。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