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国家和地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求,完善涉外科技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培育优秀人才,7月10日,法学院举办了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涉外科技法治”暑期夏令营。来自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全国知名高校的300余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法学院领导、导师代表以及法学院邀请的重要国际组织、全球知名高校、顶尖律师事务所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进行了主题分享并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法学院院长彭德雷、副院长孙晓东、法律专业硕士(JM)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粟瑜等出席开营仪式。彭德雷在开营仪式上致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法学院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和发展重点。开营仪式由孙晓东主持。
在学院介绍环节,孙晓东重点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科研工作、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等研究生培养体系。粟瑜介绍了法学院的奖助学金体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吕国良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知识产权(IP)保护体系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分享,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WIPO全球IP服务体系实现跨境知识产权保护。法学院导师代表孙晓东、熊静文、李雪健与营员们就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实务能力培养、职业规划等进行了积极探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就“网络域名的争议解决”,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庭峰就“律师行业趋势分析及青年法律人如何加速成长”,最高人民法院张怡闻就“接受时代召唤,成为一名面向未来的涉外法治人才”,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依彤就“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方法、革新和启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于是就“实践结构视角下‘数据竞争专款’的司法辨析”等主题进行了交流。营员们深受启发,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或职业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暑期夏令营活动是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宣传中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方式。此次夏令营通过师生座谈、学科导航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帮助营员们提前了解法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让营员们充分感受到学院的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特色,增强了营员们来我院深造学习的意愿。夏令营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法学院的学科影响力以及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