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援引立法原意裁判典型案例研究”实务讲座成功举办

作者:摄影:审核:孙晓东发布时间:2025-11-03动态浏览次数:10

      10月31日下午,由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律实务系列讲座第39期在徐汇校区研究生楼606室成功举行。本期讲座特邀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有者周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周伟教授以“人民法院援引立法原意裁判典型案例研究”为主题,以他精心搜集来的各种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为基础,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律实务专题讲座。讲座交流活动由法学院副院长孙晓东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周伟教授首先聚焦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指导方式与法律工具,指出司法解释与典型案例是核心载体,介绍自 1985 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已发布 1340 例公报案例、2012 年起累计发布 43 批 247 例指导性案例、2014 年起每月发布 “典型案例” 近 3000 例、2017 年起联合发布联合典型案例超百例,且不同类型案例部分重合,形成多层次案例指导体系;同时结合《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 年)》,强调法院正通过完善 “法答网”、建设案例库等推动法律统一适用,2024 年明确入库案例法官办案须参考,2025 年入库案例达 4700 件。核心内容部分,他以大量案例为样本解读 “立法本意”“立法原意” 的适用场景与说理逻辑,如 “孙立兴诉天津园区劳动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毛建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还梳理了司法解释与法律条款中相关表达,为司法裁判提供依据。针对类案检索与法律适用衔接,结合相关指导意见强调检索范围与裁判规则,以 “陆红霞诉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案” 为例说明规则应用。最后,他总结启示并提出五大核心问题供思考。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多位法学院的优秀学子踊跃发言,就立法原意与立法本意的区别,立法原意在实务中的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随着周伟教授的高水平回答和孙晓东教授的高质量总结,本次讲座圆满的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