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法学院成功举办第26期法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韩国高丽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Park Nohyoung(朴鲁馨)受邀为法学院师生分享“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最新发展”主题讲座。华东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唐纪敏致辞。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制中心主任任虎主持本期讲座。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彭德雷、副院长周登谅、国际民商事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祝宁波、法社会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梦黎、国际法教研室讲师谢迪扬担任与谈人。法学院20余名学生参与本次讲座。
首先,举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彭德雷院长、周登谅副院长为朴鲁馨教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唐纪敏副处长赠送朴鲁馨教授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并合影留念。朴鲁馨教授受聘担任我院客座教授,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院发展,提升学院影响力,为学院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及国际交流注入新动能。
主讲环节,朴鲁馨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既具备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巨大潜力,也可能因监管缺失引发人权侵犯、社会不平等、网络攻击甚至军事冲突等风险。他强调,作为唯一真正具有全球代表性的论坛,联合国能够推动达成治理AI的全球共识。其次,朴鲁馨教授详细解读了2024至2025年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四项核心决议,揭示了联合国AI治理战略的四大支柱:原则、公平、安全、机构。接着,朴鲁馨教授从军事AI与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区分、发展中国家的关键角色、技术标准的全球竞争、从“软法”到现实规则及从网络安全治理吸取的经验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最新发展。最后,他在总结中指出,联合国正在系统构建一个以人权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灵活且基于原则的全球AI治理框架。并强调,这一全球治理框架的成功依赖于各国的持续政治意愿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行动。
互动环节,朴鲁馨教授与各位与谈人、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了中美AI竞争及相关措施与WTO规则的关系、韩国人工智能相关立法、中国人工智能立法时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法律滞后性等相关问题,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