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法律素养和实务能力,培养优秀法律人才,同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法学院于12月10日举行了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届模拟法庭竞赛。本次竞赛共有来自法学院、社会学院、信息学院、生工学院、资环学院的一百多位同学积极参与。为了提升本次竞赛的质量,我们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筹备,为八支参赛队伍各聘请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律师担任校外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邀请了来自实务界的法官和律师担任比赛评审的专家。
上午,小组赛和半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在经过激烈的角逐后,第三、第四、第六和第七参赛队取得了半决赛的入场券。而在随后的半决赛中,第四和第六参赛队获得了决赛的席位。
下午,在E教417模拟法庭实验室隆重举行了第三、四名决赛和第一、二名决赛。
在第三、四名决赛中,第三参赛队和第七参赛队首先就双方答辩状进行陈述。在举证质证环节,双方证人和代理人都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证人言简意赅地阐述案件中关于支气管炎、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医学知识,仿佛真是从医二十多年的儿科医师。在原告证人几近完美的证词下,被告代理人镇定从容,犀利的发问证人与原告的关系。“我是原告朋友的朋友。”话音刚落,被告代理人立马提出证人与原告是否存在裙带关系的疑问,并向合议庭表明,被告方认为证人证词的可采性值得商榷。被告方力挽狂澜,庭审结果扑朔迷离。
在休庭期间,郑天衣对双方表现做出评价。他首先赞赏了我们的模拟法庭实验室和律师服装,颇具仪式感、代入感。在参赛选手方面,他认为两支队伍在经过早上的角逐后大有进步。原告证人证词有分量,代理人在细节方面考虑充分。被告方三人分工明确。同时他也提出建议,希望代理人在法庭上能更多的围绕争议焦点做出陈述。
最后,经过合议庭讨论,由法官黄頔宣布,原告第三参赛队获得第三名,被告第七参赛队获得第四名。黄頔最后还对选手作出寄语:相信过程,看轻结果。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决赛。第六参赛队担任原告,第四参赛队担任被告。同样在举证质证环节,双方的证人和代理人都做出了精彩的表演,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针对原告提供的“出院证明”这一证据,被告认为该证据无法证明院方存在医疗过错。在被问及为何院方不提供登有详细病情内容的出院小结时,被告代理人强调根据主治医师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口头叮嘱比出院小结更具有交互性。代理人说辞铿锵有力,有理有据,器宇轩昂的姿态想必至今还留在每个观众脑海里。面对原被告代理人极具攻击性的发问,两位证人依然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地进行回答,以专业知识征服合议庭。而原被告代理人更是思维敏捷,一针见血地指出证人和原被告回答的漏洞,如被告证人无法正面清楚回答原告代理人提出的为什么在第一次查看x光片时没有发现患儿心脏房间隔缺损而在第二次检查中却能发现的问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出生时房间隔便缺损)。原告方也抓住这点对被告证人的专业性提出质疑。毫无疑问,这次发问成为了本庭的亮点之一。两队选手细致入理地进行分析,你来我往,据理力争,充分展示了自身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敏锐思辨的实务风采,好不精彩。最终第四参赛队(被告)凭借着更为敏捷的思维和出色的团队配合赢得了本届比赛的冠军。
法学院兼职教授陈建波对双方选手在比赛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点评。他着重赞扬了本场的原告和两位证人,三位精彩的表演,传递出极强的代入感。原告以一位失去刚出生的孩子的悲惨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本场原告方的精彩表演挥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也对双方的总结陈词做出肯定。同时也指出在举证质证环节,原告书证过于简单,被告质证过于简单,建议控辩双方逐条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他也鼓励同学们注重实战,培养自信。
法学院副院长周登谅作出总结发言。他提出模拟法庭竞赛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可以帮助大家提升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学习和践行法治精神。并提出“传承”这一关键词。虽然本次模拟法庭只是第二届,但它是未来模拟法庭竞赛的基础,传承着华理法学院的精神。同时,他向所有参加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评审专家和同学们表达了感谢。
颁奖环节
团体一等奖
团体二等奖
团体三等奖
最佳辩手:孙佳木、李黎明
最佳表现奖:张怡舟
最佳书状组:第五组
本次模拟法庭竞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一位参与比赛的同学的付出。选手们在备赛的漫长深夜,不厌其烦地修改文书,斟酌字句地查论文找案例,绞尽脑汁地抠卷宗的细枝末节,苦练结案陈词的演说。相信对他们来说,模拟法庭不仅是比赛,更是学习,更是对未来最好的准备。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意义,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费,这条模拟法庭之路教会我们很多:团结、坚持、不放弃、不抱怨。